居间合同纠纷案

来源:admin 时间:2020-11-06

原告王

  原告王健、韩济兴、马运五与被告耿泥秋、杨浩、谢二旦、赵健康居间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健、韩济兴、马运五及三原告委托代理人赵二昌、谢志健、被告耿泥秋、被告杨浩、被告谢二旦及其委托代理人郭义兵、杨晨光、被告赵健康及其委托代理人赵成、赵金香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健、韩济兴、马运五诉称,2004年10月份,我们三原告合伙做梨果买卖生意,10月18日三原告在深州市庄火头和冀县南五村收鸭梨一车,计1100件,准备运往广州东莞市下桥水果批发市场销售。原告马运五于10月18日早上找到经营配货站的个体户耿泥秋找车,当日下午一点半,耿泥秋带一辆车(牌照号:蒙J08123,车主叫李俊)到深州市收费站把车交给我们,同时交我们一份由杨浩代签的运输合同。我们说给他中介费,他说车主已经付了。我们带车装上货后,当天夜里出发。

  按正常情况21号就应该到达广州下桥果品市场,但车没到,我们等待接货的韩济兴马上与耿泥秋联系,查寻情况,这时才发现司机李俊手机已关,所留固定电话是辽宁营口的一公用电话,我们又等了几天,没有消息,发现确已被骗,并及时向辛集市刑警二中队报案,这时我们才知道车辆所有证件、牌照均系伪造。这时我们找配货站要讨一个说法,在辛集市新垒头法律服务所的帮助下才得知以下情况:

  我们委托耿泥秋找车时耿泥秋当时没车,他又和杨浩联系找车,杨浩没车,就和谢二旦联系找车,谢二旦把这一委托货运信息按惯例上网找车,这时李俊的车正在被告赵健康配货站待货。赵健康发现这一信息后,就打电话给谢二旦说有车的情况,并派其女儿把车带到谢二旦处,交与谢二旦,谢二旦在其配货站把车交给杨浩,杨浩交于耿泥秋,耿泥秋把车带到深州收费站交于我们。在这期间,四被告自述各得车主所给报酬为耿泥秋100元,杨浩200元,谢二旦100元,赵健康30元。由于被骗,造成我们经济损失31800元。

  我们与四被告形成了居间合同关系,我们是委托人,被告从事居间活动,也就是他们所述的中介或配货服务,但因为四被告没有认真对车辆的所有证件进行详尽核实或核实有误,造成我们货物被骗,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被告应承担全部经济损失,故要求四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31800元。

  被告耿泥秋辩称,我做配货站生意这个行业时间并不长,我没有找过车,一开始我特别细心,我都是通过的配货站和熟人,既然配货站不熟悉为什么要派车,造成损失我不应承担责任,责任应由第一个配货站即被告赵健康承担,理由是车最初由他派出的,如果熟就派,不熟就不应派。

  被告杨浩辩称,2004年10月18日上午耿泥秋打电话,让我找车,我处没车,我打电话让谢二旦找车,谢二旦说没车,让我在其配货站内等车,中午有一女孩(赵健康的女儿)把车带到,谢二旦写合同,包括车辆的证件牌照、固定电话等,后让我在合同书上签字,写完合同,耿泥秋打来电话让车过去装货。我不认识三原告,原告没有委托让我为其找车;原告没有委托让我在合同上代签字,签字只能证明我提供了中介服务,货主在装货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实情况,责任应由原告自己承担。

  被告谢二旦辩称,原告的货物被骗与我无任何关系,退一步说我若参与了此居间合同,根据《合同法》第425条的规定,我没有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因此我仍不负赔偿原告的责任,请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赵健康辩称,本案涉及到了车主李俊涉嫌刑事诈骗犯罪问题,且尚在侦查之中,许多犯罪事实尚未调查清楚,根据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本案应中止审理。原告的损失是其与李俊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而导致的,应由李俊承担其直接的物质损失,给三原告造成经济损失的并不是四被告,原告应起诉李俊,由李俊承担民事责任。我在网上看到谢二旦发布的信息,正好自己处有一辆外地车,就打电话给谢二旦,称车是过道车,用不用均可,不保险,用就用,不用没事。在得到谢二旦同意后,就让我女儿将此车带到谢二旦处。我女儿只是向李俊收取了30元的带路费,30元根本就不是信息费。我没有向任何人提供中介服务,对于谢二旦和车主李俊只是帮忙性质。我与三原告之间既没有书面的居间合同,也没有口头的居间合同,和三原告从未见过面,三原告并非委托人,没有支付给我任何报酬,我与三原告之间不存在居间合同关系。三原告不能将我作为居间合同的相对方起诉,我在本案中没有任何过错,我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经审理查明,2004年10月份,三原告合伙做梨果买卖生意,三原告在深州市庄火头和冀县南五村收鸭梨一车,计1100件,准备运往广州东莞市下桥水果批发市场销售。10月18日早上,原告马运五找到关系不错的被告耿泥秋找车进行运输,耿泥秋经营着货运部,名称是木村宏运货运部,该货运部未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当时耿泥秋处没车,耿泥秋和被告杨浩联系找车,杨浩经营着一个名为辛集市诚信货运部的货运站,该货运站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杨浩处当时也没车,杨浩就和被告谢二旦联系,谢二旦经营着一个名为吉祥货运部的配货站,该配货站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谢二旦的货运部当时也没有车,谢二旦就把这一信息发布在石家庄的网站上。被告赵健康经营着一个名为辛集市通达运输信息站的配货站,该站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当时李俊的车(牌照号:蒙J08123)在赵健康的配货站停着找活,赵健康在网上看到了谢二旦发布的信息,就给谢二旦打电话,谢二旦说可以用,赵健康就派其女儿赵晓东将车带到被告谢二旦处,并向李俊收取了30元的费用。被告赵健康没有审查李俊的任何证件,也没有在自己开办的信息站备案。车到谢二旦处,谢二旦审查了李俊的行车本和身份证,杨浩审查了李俊的驾驶证,由谢二旦和杨浩共同与李俊签订了“货运信息运输协议书”一份,约定:“由甲方委托乙方自深州运往东莞1100件,运费单价7.7元,共计捌仟肆佰柒拾圆整,装车后甲方付给乙方运费贰仟伍佰元,货到目的地,甲方再付清所欠乙方运费伍仟玖佰柒拾元,否则乙方有权不卸车。”此协议中乙方签名是李俊,甲方签名是杨浩。协议书中甲方货物名称是梨,件数是1100件。协议签订后,谢二旦收取了李俊的100元信息费,杨浩收取了李俊200元信息费,后杨浩将车送到了深州收费站,将车交与被告耿泥秋,耿泥秋看了李俊的驾驶本,与签订的合同相符,收了李俊的100元信息费,就将车交给了原告方,原告方将梨装车清点后,在运输协议书中的价值一栏中签上了2.75万元,同时签上了收货人姓名。李俊即将梨运往广东,原告方没有派人押车,李俊将一车梨拉走后,杳无音信,后原告到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李俊的身份证和车辆所有证件、牌照均系伪造。该刑事案件尚未侦破。

分享到:
上一篇:唐某某与上海某电器有限公司居间合同纠纷 下一篇:房屋居间合同纠纷上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