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特定化问题浅析
来源:admin
时间:2020-11-05
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特定化,是国际货物买卖中较为特殊而又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特定物或者已经特定的货物。因此在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中,需要将货物划拨到具体的合同项下,从而在货物与特定买卖合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特定化,是国际货物买卖中较为特殊而又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中,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特定物或者已经特定的货物。因此在货物的履行中,需要将货物划拨到具体的合同项下,从而在货物与特定买卖合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货物的特定化。那么何谓货物的特定化呢?货物特定化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将货物特定化?不特定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一、货物特定化的概念及评述
(一)货物特定化的概念
谈及货物的特定化不少学者会把其定义为,货物的特定化就是指通过订立合同,在货物上加标记,或以提交单据,或向买方发通知或其他方式清楚的表明货物已归于有关合同项下的行为。这样来定义也是有其渊源的,美国《统一商法典》并未就货物的特定化专门下一个定义,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却对货物特定化的方式作了列举。
(二)《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对货物特定化的规定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是在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风险转移规则时对货物的特定化问题有所提及,具体体现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四章风险转移第六十七条第二款:“但是,在货物以货物上加标志、或以装运单据、或向买方发出通知或其他方式清楚地注明有关合同以前,风险不转移到买方承担。”该款旨在说明在未将货物特定于买卖双方所订立的合同项下时风险不转移,也就是说风险转移的前提必须是先将货物特定化与合同项下,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能清楚的表明这部分货物就是买卖双方所要交易的标的即可。
(三)对货物特定化定义的评述
学者对货物特定化所下的定义很大程度上是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上进行的引申、总结和归纳。应当说这样定位货物特定化是适当的,货物的特定化就是一个行为。虽然《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表明,但这样引申并未偏离货物特定化的内涵。当然,货物的特定化也可以看作一个方式,是固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标的的一种特殊方式,是货物风险转移的前提。
二、货物特定化的步骤和采用的方式
(一)货物特定化的步骤
货物的特定化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
1、订立合同时,作为合同的条款,双方当事人必须对所要提交的货物的特征达成协议,根据这些特征才能对货物进行特定化。即至少要有书面或口头对货物加以描述。有时用文字表述有困难时,还要通过提交样品、图片、图案、数字说明或化学公式、等级、标准等加以表示。
2、将货物按以上合同要求加附标记或采用其他方式与其他的货物分离并归于双方的合同项下。这时合同的标的也就是被特定化的货物就如同特定物,起到封存或者说是固定的作用。
(二)货物特定化采用的方式
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归纳出货物特定化的方式有:
1、在货物上加标记。在合同中买卖双方可以约定对所要进行的交易货物加附何种标记以及如何加附标记等。
2、以装运单据形式将货物特定化。卖方可以将装运单据寄交或传真给买方以表明货物已特定化。
3、向买方发出通知的方式表明货物特定化。卖方可用通知的方式如某某货物已装上某某轮或者某某货物已备与某仓库等诸如此类的表述的通知买方货物已特定化。
4、其他方式。《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列举了前几项之后用了其他方式的表述,这就表明特定化的方式并未列举穷尽。实际上特定化的方式应属买卖双方的意思自治范围,双方有权协商采用任何一种方式进行特定化,只要能清楚表明所分离的货物已归于合同项下即可。